
2025年5月,与德国柏林媒体、通信与经济应用技术大学(媒体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获批,学校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中德本科教育项目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开启新征程!
2008年5月,第一个中德合作办学机构:中德应用技术学院;
2008年5月,第一所来访德国高校: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
2009年9月,第一批中德联合培养学生53名:与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中德3+2专本衔接项目人才培养;
2010年9月,第一批中德本科校际交流项目学生31名:与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开展3+1.5本科校际交流项目人才培养,陆续与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汉姆利普斯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
2011年9月,第一个中德本硕连读项目合作院校: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中德4+1本硕连读项目人才培养;
2011年11月,第一位聘任的德籍客座教授:Dirk Scholten-Akoun
2013年6月,第一个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歌德杯”全国高职高专德语口语技能大赛,后连续三届参赛并获奖;
2013年8月,第一批30名学生赴德国游学:2014年起全面启动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游学项目,学校每年投入千万元;
2013年9月,第一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成功举办,2016、2019、2024分别举办了第二、三、四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
2013年10月,第一批获赠德语原版书籍:5万册
2013年12月,第一个(全国)立体大学楼投入使用:国内首创、唯一集教学、住宿、厨房、休闲图书馆、剧场于一体;
2014年1月,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获批: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1本科教育项目;2021年1月,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1本科教育项目获批;
2015年2月,第一本中德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出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调查与研究》;
2015年5月,第一个德国研究机构成立:德国研究院,着力研究德国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2021年11月更名为戴继强德国研究院;
2015年9月,第一位来校授课的德方教授: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Michael Namokel教授;
2016年10月,第一个在德国高校硕士毕业的学生白玲玉,毕业于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
2017年7月,第一个中德合作办学教学成果奖:学校《以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试点为契机,借鉴德国模式创新培养工程型人才》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叁等奖;
2017年9月,第一批聘任的德籍华人教授:胡波、曲文敏;
2017年9月:第一批出国导师遴选,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导师制全面启动;
2019年1月,第一批获德国高等工程教育(ASIIN)专业认证的专业:“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9年10月,第一个在德国就业的学生王进来,就职于德国Ust传感器公司;
2021年9月,第一个专科起点中德合作项目读博的学生:张硕 ,香港理工大学;
2022年5月,德国工程学院成立,专注培养教育部批准的中德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2022年10月,第一个在德国读博的学生:李唱,慕尼黑工业大学;
2023年6月,国内第一本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法律法规译著:《德国高等教育暨应用科学大学法规汇编》;
2024年12月,与德国校友企业、本土企业联合成立国际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打造国际产学研用融合平台;
2024年12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工商管理3个专业成功通过德国ZEvA专业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