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2025年报考指南

新闻动态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关于我们

【南湖书院】漫谈中德跨文化交际——记南湖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第七期

随着南湖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系列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中德学子走进德国世界,了解德国的文化。2020年已然接近了尾声,第七期名誉院长精品课如约而至。2020年12月16日16:00,李大雪教授带着《漫谈中德跨文化交际》再次与同学们相遇在中德书屋。本次精品课由刘芯宇同学主持。

讲座伊始,李大雪教授提出了本次精品课的四个主要内容,分别为初识德国、文化碰撞、兼收并蓄以及坚守立场。首先,李教授用马克思、新天鹅堡、拜仁球队引出对德国人物、德国文化、德国景点等介绍。用几张蓝红对比分明的图片,生动的展示出中德的思维差异,中、德两方对时尚的理解也都大相径庭,人际交往方向也南辕北辙。接着,从德国的文化、体育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出发,简单的谈了谈初识德国的印象,打破了同学们对德国浅显的固有印象。

57450

然后,李教授提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交流实为碰撞,以GeertHofstede教授的研究引入文化碰撞这一概念。李教授把文化碰撞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维护,二是文化融合。以社会如何和移民相处,即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融入和谐相处,提出融入的必要性。李教授通过德国主流文化想要同化非主流文化,并强行排挤消灭非主流文化的反面例子,慢慢让同学们逐渐了解德国的历史。随后,李教授讲述边缘化的概念,跨文化交际到跨文化能力的过渡,但这个过渡并不轻松。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能力并非只二字不同,应提高能力,增加交际拓宽的可能性。

62759

尊重文化,理解文化,兼收并蓄,坚定立场,合作共赢。跨文化交际为主动选择,对传入中国的外国文化应给予尊重和理解,从而做到兼收并蓄。但不能全盘接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和科学分析的态度。

588CE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坚守立场,从跨越国界交流主流文化,到超越其主流文化;从跨文化交际到跨集体交际,我们不应独居一隅,应当做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引领者、传播者和推动者。从哲学“有我”到“无我”的思想引出我们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亦当坚守立场,不被全盘西化,不管在任何位置,都应该有固定的立场。在学习中德两种文化的过程,要从“跨越”到“超越”,要有思维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进步和顿悟,吸取两种文化的精华。最后,李教授总结到无论是中国,还是德国甚至其他国家,不过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235B7

了解一个国家不只是从学术、定义、观念和知识分子等,我们也能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一个国家的魅力,况且中德本是朋友,本就具有别样引力。一次简单却又深沉的文化交际课程把中德浓厚友情的种子种到新一代青年们的心里。在学校“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和中德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平台上,对德印象逐渐具体化,赴德留学逐渐国民化,对同学们的出国热情和留学信心有显著提升!

(文向正娟 冉玮玮图 刘冰慧 袁振涛 指导老师:肖瑶)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