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是孔子对学子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更是李叔同对丰子恺无微不至的关心。为引导大一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解答学生对于学业与生活等方面的困惑。中德学院于11月11日下午17:00时,在中德书屋开展了针对大一年级学生的座谈会,中德学院副院长候宇晶、副院长武强义、辅导员李倩,以及2020级4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大一学生自进校已有近两月之久,在充满未知与陌生的大学生活中,新生们也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困惑,此次的院长座谈会的主要目的为解答学生在新生活中的各种疑虑。会议初始同学们还有些许腼腆,侯宇晶副院长鼓励大家积极提问,消除了学生们的紧张心情。同学们针对专业问题首先进行了询问,表示对于大一没有专业课程,今后的课程是否有安排抱有疑惑。武强义副院长对此也细心的做出了解答,提到由于教学安排的考虑,大一课程以语言基础为主,后续才会安排相关专业课程,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与接受。

在对今后的未来发展迷茫、历年出国留学率、专升本的合格率、今后各类的考级是如何安排等问题上,两位院长耐心听取并给出细致的解答,表示十分理解。对同学们的问题解答到:“德方并没有限制赴德的人数,建议达到德语A2及以上水平,参加德方老师的面试并通过即可留学。大家应该关心的不单是成功率,更多的是自己学习生活如何安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才能从容不迫面对各种考核。关于专升本,其实是与出国一样的,关乎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武强义副院长例举了17级学生韦俊龙,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类荣誉,现如今创业成功的真实案例,向同学们说明了只要好好学习,今后不论起点如何一样能有好的生活。对于各类的考级问题,候宇晶副院长建议大家选择德语四级考试进行尝试,在大一的时候打好基础可以树立信心,轻松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座谈会氛围热烈,同学们畅所欲言进行交流,两位院长对于学生们的问题一一细心的做出解答,同时对大家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衷心希望与祝福每一位学生能够拥抱更好的未来。
本次的院长座谈会不仅仅是学院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引导,更是对同学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冬日寒风阵阵,中德书屋里洋溢着的却是真挚且温暖的师生情谊。
撰稿人:黄安琦 摄影:王媛慧 何梁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