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凉、银桂飘香,九月我们迎来了开学时节,可暑假的美好时光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的深处。9月12日下午4点,2017级专科理科计算机、通信、电气三个专业额度年级会在3103日拉开序幕。
在这次年级会上,两位暑假参加了出国游学项目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他们在美国以及德国的所见所闻。这两位同学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学长,恰恰相反,他们就是坐在我们身边,平日里和我们一起上课学习的同级生,他们付出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游学项目的名额。
第一位上场的是韦俊龙同学,他通过了学校的“德国F+U”项目考核,在暑假里去德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交流活动,他为我们分享了一个和课本不一样的德国。
首先是关于德国的交通。当他下了飞机之后,第一眼看见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这是我对德国的第一印象,”他这样说道,修建在田野里的机场别有一番韵味。“你们猜猜,我们的老师在高速路上开车,最快开到了什么速度?”这就是他对德国交通的另一个印象——不限速的高速路,在国内的高速,小轿车限速120码,可是到了德国,200多码的速度让他心跳不已。

然后是关于德国的城市。在柏林,遍地都是哥特式的建筑,整个城市最高的建筑也只是柏林电视台了。在这样一座看似严肃的城市里,也不乏柏林墙这样的拍照圣地。柏林墙,一个镌刻满历史的地方,如今成为了街头艺术家们最好的创作地点,墙面上那些夸张又戏谑的涂鸦巧妙地融合进这座城,令人流连忘返。
最后是关于在德国的学习历程了。第一天,韦俊龙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一所FH大学(应用技术类大学),校长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接下来的安排,第二天,随着语言班的上课,他们开始了在德国的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历史课老师,他幽默风趣,并为我们介绍了日耳曼民族的文化。”
第二位上场的是李典奎同学,他通过了学校的“哥伦比亚大学交换”项目考核,在暑假里去美国进行了游学交流活动。

他说,从这次活动当中,他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便是他此次美国之行最大的收获。“我们班有3个老师,一个是班主任,一个是口语老师,还有一个是新闻学老师。”哥大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要求较高,大部分新闻学的课堂,老师要求学生对近期热点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而且一节课里学生说的话必须多于老师说的话。在美国的这些日子,他还参观拜访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著名大学,游览了纽约等地,李典奎同学还特别为我们分享了他第一次摸到真枪,并尝试打枪的特殊体验。

同学们对韦俊龙与李典奎同学分享游学经历十分感兴趣,由此,莫老师趁热打铁地鼓励大家抓住大二这个关键学年,积累更加丰厚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努力出去观世界的机会,整个年级会在轻松而又欢快的气氛下结束。
(文/韩文绮,图/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