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RGEST ASIAN CENTER FOR STUDY IN GERMANY 

新闻动态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关于我们

【中德之窗】搭建一座从中国到德国跨越式的教育教学之桥--记中德学院“相约德国”主题沙龙分享会第七期

嘉宾介绍:

徐晓教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教授,1988年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2000年在重庆邮电学院电子工程系工作期间获得多项专业奖项;2000年-2012年在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学院工作,参加多项课题研究并开设多门培训课程;2013-2015年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聘请为名师课堂客座教授;现今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工作,2018年1月受学院委派赴德国海德堡SRH大学访学交流。

本次“相约德国”主题分享会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徐晓教授,他为我们中德学子尤其是即将赴德深造的2015级学子分享在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为期20多天的访学交流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即将赴德留学的学子提供宝贵的经验,为他们构建一座从国内到国外跨越式的教育教学的桥梁。坚定我们中德学子赴德国留学的信心,帮助他们建立克服一切难关的决心,提升他们坚持不懈努力的恒心。

在交流会上,徐教授首先肯定了我们目前已经赴德并在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进入正常学习的2014级学生,说到:“如此认真、详细的课堂笔记,如此清晰、流利的英语口语,跟我在国内所认知的中德学生的状况大相径庭。”相信这句话已然是徐教授对赴德留学的中德学子极高的评价,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还在国内的同学们展现出具有“中德之魂”的全新学习风貌。

接着徐教授切入主题向同学们讲解大家最关注的德国学习教育情况:“在这次访学交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德国工业4.0的构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高校,将传统的工业制造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升级已然成为未来全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我们中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我们中德学子在学习上提供了非常明确的专业导向。

特别是对我们如何适应德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徐晓教授也作出了详细解答:首先我们应该提高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术语、口语及听力;其次是要夯实专业基础,紧密衔接德方课程;最后要多问多交流,与老师同学充分沟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要适应德国的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学会自主学习,一个学期下来老师都不会讲很多内容,知识的获取完全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文献等方式,几乎所有的课老师都会提很多问题,和学生有一定的互动,德国大学并没有签到制度,来不来上课完全取决于自己。几乎每节课后老师都会布置相关的作业,查阅相关的文献,当然也没有人会检查你到底有没有做,但是知识学没学会是只有自己才清楚。与此同时,要时刻保持消息畅通,有了新的资料或要求,教授都会上传到公共学习平台或者发邮件告知,可以从上面下载课件、资料之类的。这里不会有辅导员或者班长来提醒你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考试,一切与学习相关的事情都是自主安排的。

随后,徐教授分别介绍了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的校园风光,校园主要设施,包括藏书丰富、小巧而精致的图书馆,设备顶尖、种类丰富且对学生优惠的校园健身房,设施设备先进齐全的实验室等。同时展示了各国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风貌,德国的城市风貌,人性化设计的街道,各个城市风格迥异的火车站以及德国发达的铁路系统网络。特别地称赞到:到了德国才知道什么叫做建筑,风格迥异、独特别致、历史悠久。大多数建筑具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这就是德国的匠人精神,把工作做到极致、完美。

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汽车博物馆极具冲击力的内部装修设计;德国街道、火车站台随处可见的鸽子,充分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德国在雨过天晴之后的明媚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德国的城市发展必备的自行车道向世界彰显什么是真正的自行车王国,德国人都把骑自行车当作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为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德国的公交车和铁路系统有专门的设计允许人们把自行车扛上车。

徐教授的介绍让同学们对于德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课堂学习到城市风貌,从生活饮食到建筑娱乐,全方位立体化放佛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徐教授还建议我们中国学生在德国虽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在课业学习之余更应该充分地利用校园的现有资源(如健身房、图书馆等)充分融入到当地学生的生活中去。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个多小时的分享快临近尾声了,徐教授表达了他对中德学子的祝愿:同学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龙就要腾云驾雾,是鹰就要翱翔苍穹,是虎就要嗷啸山林,是金子就要煜煜生辉。希望大家拿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拿出“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去迎接人生新的挑战。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事业是辉煌的,生活是幸福的,人生是完满的!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韩桢涛 图/刘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