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RGEST ASIAN CENTER FOR STUDY IN GERMANY 

新闻动态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关于我们

育人永无止境,导师工作任重道远-中德学院德语教研室学业导师工作学期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中坚力量领导者的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增加学生与学校间的沟通渠道,本学期中德学院德语教研室全体老师积极响应学院79号文件《关于改革育人机制,关注学生发展的工作方案》,按照中德学院的具体安排,每位老师承担了中德学院1-2个班级的学业导师工作,并每周定时安排与所指导班级学生进行交流。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对现代大学的理念可以归结为:第一要创造知识,第二要传授知识包括培养学生。德语教研室全体老师深刻地体会到,学业导师制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利于学校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竞争力。因此全体老师勠力同心,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引导,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中德学院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电气自动化技术2班和通信技术3班的导师谭劲秋利用每次导师交流时间对负责班级学生实行一对一座谈,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日常和德语学习情况,为他们答疑解惑,针对有留学计划、专升本计划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出可实施的建议和意见。她的学生周文玺在谈到导师制的时候说道:“在我才开始学习德语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关于语法的问题,但是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密切加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我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最近我还因为对德国留学制度的不了解而苦恼,但是通过导师制的帮助,老师用她丰富的经验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指导2017级中德学院新生班级的老师,如曹雪姣、贾士申、贾云童、李晓锋、秦艳、邱晨、饶前程、田园、谢诗、杨洪、杨斯琪、周密、周婷婷等多位德语老师则站在新生的角度对他们的大学的学业规划,大学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详细的指导和答疑讲解。比如通过介绍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职业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帮助学生增强专业信心与学习兴趣,并重点强调德国语言班的学习要求和情况,让学生对赴德第一站有大致了解。大一新生初到大学,在学业、思想等各个方面比较迷茫,通过与各位学业导师的交流,许多学生明确了出国留学发展目标并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制定了学业和学习计划。来自中德2017级通信1班的学生祝欢在与导师的交流之后说道:“对于我们专科学生来说大学的时光很短暂,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多参加一些活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让自己更充实,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过去虽然我们成绩不理想也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只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可以改变现状,多方面的发展自己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以后也可以有美好的未来,也许比更高学历的人更有成就,毕竟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导师交流会犹如海上的明灯,指引我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

不同的年级,各位老师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比如大三班级的学业导师如毛灿、刘聪、刘坤、荣婧、张亮等老师则从他们毕业后即将面临的三个抉择-就业,专升本,出国留学,跟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从不同方面加以引导,比如对出国留学的同学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德语学习,为将来的留学打下基础;对专升本的同学则告诫他们必须认清专升本是部分同学离理想更近一步的必要条件,要做好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准备,不能轻言放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风雨无阻地走下去,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依据爱好多从各方面锻炼自己,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本科学习助力。

学业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机制,有助于学校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进而更好的服务社会。本学期的学业导师制进一步融洽了中德学院师生关系,全体教师也在担任学业导师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教育理念和“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