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德语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德国工程学院近期先后开展了集体备课与教师磨课活动,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研讨教学方法,打磨授课技巧,取得了良好成效。
集体备课凝智慧,共研教学促提升
3月25日,德国工程学院2024级《德语A2》课程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机械双语教学教研室主任刘聪和欧标德语教研室主任毛灿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备课过程中,课程组成员们重点研讨德语A1教材第11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秦艳老师和张亮老师详细介绍了本单元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安排及教学重难点。与会教师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优化课堂互动形式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通过集思广益,课程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方案,为后续授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磨课展示显风采,同行交流助成长
4月9日,德国工程学院在6304教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教师磨课活动。德国工程学院副院长谭劲秋及德国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德语教师曹雪姣、毛灿和秦艳三位教师依次登台,进行了生动精彩的课堂展示。
在本次磨课中,曹雪姣老师以“中德之最”为主题,聚焦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精心设计了以任务教学为主导的语法磨课课堂。首先通过互动式问答系统复习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规则,帮助学生夯实语法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随后,将学生分为两组,布置“中德之最”问卷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围绕两国的地理、文化、科技等领域设计相关问题。在小组协作中,学生需要精准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描述和对比中德特色,完成问卷后两组互换答题,在实践中强化语法运用能力。

毛灿老师以德语A1课程第4单元《Menschen und Häuser》为主题,以“房屋互动之旅”为主线,创新设计运动游戏与闯关任务,将房间词汇、第四格冠词及句型训练融入趣味互动。课堂通过“走进房间”“听声音猜单词”,互动冒险闯关答题等环节,让学生在动态实践中掌握词汇和语法规则;在互动冒险活动中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以游戏为媒介,巧妙化解语法抽象难题,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目标。

秦艳老师主讲内容为“不定冠词后的形容词变格”。秦老师以形容词在句子中的功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容词作定语时的变格规律,并结合A1第11单元“服装”主题,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语法规则。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魔法衣橱盲盒”游戏中,学生随机抽取服饰卡片,运用所学语法和词汇进行描述,既巩固了形容词变格,又强化了服装类词汇的记忆。随后的“穿搭顾问大比拼”活动中,各小组根据抽到的场合(如面试、徒步旅行、派对聚会等)进行服装搭配,并上台用德语汇报展示,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整堂课寓教于乐,将语法教学融入情境化任务,让学生在互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评课研讨环节,参会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樵清正老师对多媒体工具在教学环节中的灵活运用给予了高度赞扬;梁诗淇老师特别肯定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训练活动的设计;汤术丽老师则分别肯定了三位老师的教学亮点,对她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谭院长综合点评了三位磨课教师的授课,充分肯定了她们的教学创新之处,同时就课堂节奏把控、学生互动反馈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谭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希望全体教师以磨课活动为契机,持续精进教学技能,打造更高效、更生动的德语课堂。
以研促教,砥砺前行
两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也为学院德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德国工程学院将继续推进教学研讨常态化,鼓励教师团队在合作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不懈努力。
图文:秦艳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