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德国工程学院雅思英语教研室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目标,成功开展了一场深度教研活动。闵婕和向觅两位教师分别从“同义替换技巧”和“思维导图教学体系”两大方向展开分享,为全院雅思教师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教学策略。
闵婕老师以“同义替换破解阅读核心密码”为主题,系统阐释了同义替换在雅思阅读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雅思阅读题目与原文的对应关系往往通过词汇、短语或句式的隐性转换实现,而掌握这一规律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与准确率。 基于刘洪波《538考点词》,闵婕老师创新提出“双向定位训练法”,将抽象技巧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替换雷达图”。该工具通过横向关联近义词、反义转换、上下义替换,以及纵向对比学术与生活化表达的差异,帮助学生全面捕捉替换规律。此外,她设计的“替换连连看”互动练习,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题干与原文的词汇映射,有效提升了学生对隐蔽替换的敏感度。闵婕老师强调:“同义替换不仅是技巧,更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被动记忆转向主动分析,建立‘词汇网络’而非孤立记词。”

向觅老师系统性地展示了如何将思维导图贯穿于雅思阅读教学全过程。在课前准备阶段,她创新性地设计了"阅读能力坐标系",通过横纵坐标将题型与能力要求可视化,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认知框架。在课堂教学环节,她特别强调"读前预判"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标题和首句快速构建文章结构图。针对难度较大的段落匹配题,她独创的"解题流程图"能有效避免学生陷入反复回读的困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向觅老师提出的"三维错题分析法"为课后复习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从定位错误、文本陷阱和思维漏洞三个维度进行归因,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建立个人错题库。她还根据学生水平差异,设计了初级、中级、高级三阶训练方案,并配套开发了金字塔图、时间轴等多种可视化工具模板。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平衡技巧训练与思维培养”、“分层教学的实施难点”等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总结指出,本次教研活动通过“同义替换”与“思维导图”的双维度融合,为雅思阅读教学提供了新范式,未来将定期举办专题研讨,助力学生高效备考。

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彰显了德国工程学院雅思英语教研室以学生为中心、以方法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整合语言技巧与思维工具,学院雅思教学团队将持续为考生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雅思阅读解决方案。
图文:卢爱琳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