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教育根基,打造国际化育人高地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精神,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教学改革路径,2025年4月19日至20日,德国工程学院选派教师杨云秋前往南昌,参加由北京华思培教育科技院主办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备赛指导暨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培训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德国留学基地,德国工程学院始终以“国际化、实践化、创新化”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此次选派青年教师杨云秋赴南昌参训,正是学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名师荟萃,共探教学革新之道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华思培教育科技院主办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备赛指导暨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培训会”在南昌举行。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代表,聚焦青教赛赛制解析、备赛策略及教学能力提升三大核心板块。
培训课程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特邀多位青教赛国家级一等奖获得者担任主讲。专家们通过“解剖麻雀”式案例分析,深度解读教学设计的科学架构:从学情精准分析、课程资源立体整合,到重难点突破的阶梯化策略,为参训教师呈现了一幅教学创新的全景图。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团特别强调“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通过课程中“齿轮传动与团队协作”等生动案例,示范了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无缝衔接。
躬身实践,以匠心雕琢课堂品质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探究’?”带着这些问题,杨云秋老师全程沉浸式参与培训。杨云秋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向往届优秀选手学习,重点围绕“如何讲深讲透一节课”“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流程”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专业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技巧凝练。她认真研读了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包括学情分析、课程资源整合与重难点突破策略,并结合专家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启发性与实效性。
杨云秋在培训笔记中写道:“教学设计需以学生为中心,像工程师设计产品一样精益求精。”她尤为关注“教学反思”模块,结合专家提出的“3W反思法”(What worked? What didn’t? Why?),重新梳理了自身课堂的改进方向,例如在理论教学中增加虚拟仿真互动环节,以化解抽象概念的认知壁垒。

以培促长,绘就教学改革新图景
培训结束后,杨云秋老师表示,将把此次所学知识与理念充分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不断优化课堂设计、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德国工程学院也将持续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学竞赛为引擎,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图文:杨云秋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