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第60期德语角活动在南湖书院中德创意工坊圆满落幕。本次德语角活动以“垃圾分类与环保”为主题,通过知识分享、互动讨论和趣味游戏,不仅提升了参与学生的德语表达能力,更深化了中德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对话,展现了国际化教育的生动实践。

活动伊始,外教Julio详细介绍了德国的垃圾分类规则和常见词汇表达。外教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德国如何将垃圾分为Gelbe Tonne、Glastonne、Papiermüll、Biomüll、Restmüll、Sperrmüll......并用德语讲解了相关词汇,如“Karton”(纸箱)、“Glas”(玻璃)、“Plastik”(塑料)等。这种直观的讲解不仅让同学们对德国的垃圾分类有了清晰的认识,还帮助他们积累了实用的德语词汇。

在了解了德国的垃圾分类规则后,同学们转向讨论中国的垃圾分类现状。通过对比中德两国的垃圾分类制度,大家发现虽然两国在垃圾桶颜色上有所不同,但目标一致——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同学们用德语分享了自己在中国参与垃圾分类的经验。德国留学生Sarah也分享了自己在家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为了让大家在实践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活动还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垃圾分类小游戏。这些游戏以小组形式进行,同学们需要将各种垃圾图片准确分类到不同的垃圾桶中。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讨论,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还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游戏,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德语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自由讨论。同学们用德语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妙招,比如如何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如何节约用水用电等。这些分享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激发了更多同学的环保行动。通过德语交流,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还加深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语言是文化的桥梁,而环保是全球共同的语言。本次德语角活动成功地将语言学习与环保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德语、了解德国文化的优质平台,同时也成为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环保教育体验。定期举办德语角活动,是德国工程学院推动国际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跨文化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周密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