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2025年报考指南

新闻动态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关于我们

【亚洲最大的德国留学基地】数智引领教改,深耕国际办学;研习前沿方法,赋能创新发展——记德国工程学院教师参加教研教改项目研修班

为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浪潮,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创新前沿路径,深入钻研数字化时代教改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点与有效策略,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结合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现状,助推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要求,选派计媛老师参加高教国培(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AI驱动下的教研教改项目申报全流程进阶培训——从选题设计、前沿方法创新到高质量论文撰写工作坊”,此次培训于5月24日至5月25日在山东烟台举行,内容涉及AI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5月24日上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张聪老师进行了题为“AI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教改项目申报案例解析”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以“技术赋能教育”为主题,围绕AI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为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操指导。

张聪教授以AI赋能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阐述其在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计创新与资源开发中的实践路径,通过个性化教学、动态评价等案例提供教学新思路;深入解析教改项目"痛点锚定-技术赋能"选题策略及申报书撰写技巧;现场演示AI辅助申报书撰写、数据分析与教学设计全流程,为教师打通"理论-工具-场景"的数字化教学闭环。

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校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师张晶老师以“DeepSeek等AI工具集辅助下的教研项目选题设计创新与申报书撰写技巧”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本次培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研项目申报中的应用实践,为教师提供前沿的科研方法与智能化工具支持。

张晶老师系统解析AI辅助教研项目申报全流程,依托DeepSeek等工具提升选题调研与框架搭建效率;结合案例演示大数据挖掘前沿方向的创新策略,重点拆解申报书智能撰写技巧(研究背景/技术路线/创新点),并组织现场实操;总结AI工具提升申报书质量的核心价值,强调学术规范与人机协同平衡。本次研修以“理论+实操”模式强化教师智能科研能力。

5月25日上午,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骨干成员朱征军老师应邀开展“基于一致性原则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专题研修。本次研修聚焦新时代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议题,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朱征军老师以“以终为始”理念重构教学目标核心地位,解析AI时代教学评价的机遇挑战;系统构建融合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的多元智能体系,重点阐释“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实施框架,通过典型案例提炼教学增效路径。本次研修以理论深度+实操方案双轨模式,赋能教师实现智能时代教学改革与科学评价能力的双效提升。

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新民老师应邀为参训教师开展题为“从0到1——如何借助DeepSeek等AI工具集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研教改论文”的专题培训。本次讲座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科研范式转型的核心议题,系统阐释了智能工具在学术研究全流程中的创新应用。郑教授系统解析AI技术在文献检索中的革命性突破,演示DeepSeek智能语义检索实现前沿文献精准定位与核心观点提取;创新提出“AI辅助写作ABCD模型”。

计媛老师全程投入,收获满满。她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前沿、实操性强,极大开拓了视野。通过培训我系统掌握了AI工具(特别是DeepSeek)在教改项目选题、申报书撰写、数据分析以及学术论文创作中的高效应用技巧。专家们对‘痛点锚定-技术赋能’选题策略、‘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以及AI辅助写作模型的讲解,解决了我在教研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实际困惑。更重要的是,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主动拥抱AI技术、提升智能素养,是新时代教师提升教研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选派计媛老师参加此次高规格、前沿性研修,是德国工程学院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举措之一。学院始终将青年教师培养视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通过加大培训投入力度、拓宽学习交流平台、精准匹配发展需求,系统化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数字化素养及科研创新能力上的快速成长。学院深刻认识到,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推动项目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实现育人质量持续跃升的核心支撑。德国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深化师资培养机制。

图文:计媛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