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德国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在6304教室举办磨课活动。德国工程学院侯宇晶院长、教务处教务科卢中玲科长及德国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德国工程学院欧标德语教研室主任毛灿老师主持。毛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流程安排,并对三位参与磨课的教师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精彩的教学展示环节,三位教师各展所长,呈现了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教学设计:
蹇红老师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文化切入点,巧妙引出本次语法磨课主题——形容词变格。教师首先系统梳理了德语各类冠词的变格规则,并通过直观的“形容词词尾变化流程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法认知框架,并利用例子,佐证不同情况下形容词词尾的变化规律。
在练习环节,教师紧密结合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设计了一系列练习任务,使学生在掌握语法形式的同时,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课堂尾声,教师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在线互动平台延伸学习内容,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衔接。

在磨课活动中,李晓锋老师以“假期经历”为主题,创新融合多元教学策略,通过“导学练展评”五维教学模型构建课堂框架,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德语现在完成时的核心用法。课堂上,他借助趣味性十足的单词配对互动小游戏激活学生词汇储备,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将枯燥的文章阅读转化为提问式的探索互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情景对话等形式,运用目标语法生动描述个人假期见闻。整堂课通过任务驱动与沉浸式实践相结合,不仅实现了语法规则的内化迁移,更以轻松活跃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自然习得以德语叙述过去事件的语言能力,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扎实的专业素养。

邱晨老师本次授课以“动物”为主题,通过“词汇建构-文本解析-写作输出”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成功引导学生完成A2水平德语宠物描写作文,充分展现了任务驱动法与分层教学理念的有机融合。
课程伊始,邱晨老师以十二生肖为文化切入点,通过猜词游戏激活动物外形描述词汇,借助视频图式引导学生提炼人宠互动动词短语及副词表达。这堂充满巧思的写作课,既体现了教师对A2阶段学习者认知特点的精准把握,也彰显了“做中学”教学理念的有效实践。课堂通过游戏化设计消解写作焦虑,借助可视化工具搭建学习支架,最终实现了语言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成功转化。

在评课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宋真老师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德语教学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向觅老师则特别肯定了李晓锋老师在教学中善用英语辅助德语教学的创新尝试。卢中玲科长在肯定教学成果的同时,建议教师们在时间把控和板书设计上进一步优化。侯宇晶院长强调,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教学基本功的锤炼,特别是板书的规范使用。


本次磨课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落幕。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教学理念与方法交流的优质平台,更通过深入的课堂展示与专业研讨,实现了教学智慧的共享与碰撞。德国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传承优秀教学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图文:蹇红、李晓锋、邱晨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