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由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国际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主办的“中德智造・创享未来”产教融合论坛在合川校区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中德企业、行业协会、兄弟院校等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产教融合4.0、中德教育合作、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见证校企合作签约、中德合作新项目发布等重要成果。

一、领导致辞:共话产教融合新机遇
本次论坛由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伟光主持。开幕式上,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尹浩亮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学校通过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创新链与人才链协同、文化链与价值观互通”三大路径,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例如,德国工程学院与合川金星玻璃、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等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形成“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国际化技术人才。


合川区商务委党委副书记张西林在致辞中强调,合川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键节点,正通过“物流通道 + 产业协同 + 要素服务”模式推动优势产业国际化。他表示,论坛的召开为合川搭建了中德合作“新桥梁”、产教融合“新样板”、区域开放“新窗口”,区商务委将持续为“校政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助力合川开放能级提升。

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董能君结合自身在德经验,指出跨境电商行业需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闭环生态。协会通过设立多语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实训基地,联合外研社等机构开展实战教学,未来愿与学校共建“校企双元育人平台”“技术创新孵化平台”,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二、主旨报告:聚焦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新路径
(一)政策解读与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重庆市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唐雪平以《高校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为题,深入解读国家产教融合政策。他强调,高校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实训基地、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建议学校加强与企业在岗位技能标准、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合作,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产业适配度。

(二)企业视角:亚马逊助力品牌出海与中小企业数字化突围
亚马逊全球开店西区战略拓展和区域市场负责人戴思维分享了《亚马逊助力本地制造与品牌扬帆出海》的经验。他指出,全球电商规模预计 2027 年达 8 万亿美元,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亚马逊通过 20 大海外站点、企业购业务、物流与合规服务,为中国卖家提供“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他建议企业聚焦家居、电子、个护等品类趋势,借助平台政策与本地化服务,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三)剖解中小企业数字化痛点,探路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共生新路径
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中小企业运营总监、德国工程学院校友何正汉以《中小企业数字化突围:产教融合视角下技术赋能与人才共生》为题,结合自身在 5G 全光组网、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实践,分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他提出,产教融合需破解“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数字化资源短缺”等问题,通过“全光底座建设+云网协同服务+安全防御体系”技术赋能,以及“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入企实训+联合研发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升级与人才共生。

(四)构建 “德质中创” 融合模式,推动中德产教协同创新
德国工程学院院长侯宇晶教授在《数字化转型下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新生态:中德院校如何共建示范标杆》报告中,对比中德教育优势,提出“德国精益质量+中国灵活创新”的融合模式。她介绍,学校通过共建 “数字能力” 课程体系、中德教师联合培训中心、产教融合数字联盟,推动 “双元制” 本土化实践。例如,国际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的 “153N” 合作模式(1 平台、5 导师、3 维联动、N 项目)已孵化多个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跨境电商运营、品牌营销等实战场景。

(五)中德教育合作:从工业 4.0 到教育 4.0 的协同创新
海德堡项目特聘教授 Muhammad Zeeshan Khan 在《从工业 4.0 到教育 4.0:中德产教融合的协同路径探索》中,分析工业革命对教育模式的影响,提出教育 4.0 需以 “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协作” 为核心,通过 MOOCs、智能实验室、工业导向项目等举措,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人才。他强调,中德合作应聚焦 AI、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三、签约仪式:校企同心 契约共鉴
论坛现场举行了校企合作集中签约仪式,重庆移通学院与重庆第一时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格网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等 8 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涵盖跨境电商、数字技术、人力资源等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锻炼机会,为师生提供更多产学研实践资源。








四、重磅发布:中德合作新项目开启国际化办学新篇
随后,德国工程学院外教 Julio Cesar Cervantes 正式发布中德合作新项目 ——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该项目经教育部审批,由重庆移通学院与德国柏林媒体、通信与经济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是学校第三个中德合作办学项目。项目采用“国内3年+德国 1 年”学制,引入德国先进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开设数字图像设计、虚拟现实应用设计、数字游戏开发等核心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可获中德双学士学位。Julio 介绍,德国合作院校在媒体设计领域排名德国前三,75% 毕业生选择深造,30% 进入世界名校,部分学生留德或欧洲就业,就业前景广阔。

五、深度洽谈与校园体验:共商合作新路径
下午,政、企、校、协代表于南湖书院开展校企合作洽谈会,聚焦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跨境电商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企业代表高度认可学校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理念,尤其在人才培养层面,期待与学校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模式:
实训基地共建:依托企业真实产业场景,联合打造跨境电商运营、数字技术应用等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 “沉浸式” 实战平台,强化动手能力与岗位适配度。
订单式人才培养:针对企业特定需求开设 “定向班”,定制化设置课程模块(如跨境直播、智能供应链管理等),实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科研与创新孵化:吸纳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如 AI 算法优化、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等),通过 “项目驱动式” 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
实战项目赋能:联合开发 “跨境电商实战营”“品牌营销大赛” 等体验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掌握选品、运营、推广等核心技能,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周期。
企业代表强调,此类合作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路径,更能通过 “校企共研、产教共振”,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产业升级和中德经济合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与会嘉宾参观重庆移通学院南湖书院,沉浸式体验书院制育人场景与国际化氛围。随后,南湖书院排练厅的中德文化交流酒会成为文化交融的舞台:德工学子与嘉宾共品德国精酿啤酒、香肠及合川桃片等特色美食,在德语麻将对弈、德国服饰艺术讲解中感受巴伐利亚风情;同时,中华茶艺展演、漆扇香囊 DIY、生肖醒狮挂件手作等体验区人气高涨,嘉宾们在茶香与非遗工艺中领略东方美学。中德双语合唱《茉莉花》与手风琴即兴演奏掀起高潮,跨文化互动贯穿始终,现场嘉宾频频点赞,在轻松氛围中见证中德文化的创意碰撞与深度融合。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重庆移通学院在中德产教融合领域迈出新步伐。未来,学校将以论坛为起点,整合政府、企业、高校资源,构建“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生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中德经贸合作培养更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书写中德智造的新篇章。

